寧浩韓寒客串《英雄本色2018》、開年大片看《無問西東》、華誼累計票房破200億
- 2560天前
華誼兄弟總票房突破200億 位列中國電影公司首位
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日,華誼兄弟主出品影片已經達到100部,總票房突破200億元,位列中國電影公司首位。
貓眼專業版公司票房排行榜,華誼兄弟名列第一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影公司,華誼兄弟1994年成立,1998年正式進入電影行業,過去20年間先后推出了165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電影作品,總票房近290億,獲得了百余項國際、國內電影獎項,讓“華誼兄弟出品”成為觀眾心中的品質保證。
電影《芳華》
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
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曾經說過:“恪守對內容的敬畏,尊重創作者,保持匠人之心,這是華誼兄弟創立以來,一直努力堅持的原則。”而華誼兄弟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華誼兄弟,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對內容品質的堅守。一直以來,華誼兄弟并不單純追逐影片的數量和票房,而是堅持本心用電影講好故事,創造觸動人心的力量。在大多數中國觀眾的回憶里,稱得上優秀的中國電影榜單中也總能找到華誼兄弟電影作品的身影。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電影《老炮兒》
多年來,華誼兄弟也一直為推動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而不懈努力。在內容創作上,華誼兄弟以平衡商業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為原則,堅持三類電影的制作。第一類是高品質劇情片的出品,即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比如《可可西里》、《集結號》、《唐山大地震》、《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和正在熱映中的《芳華》,以及正在拍攝中的《八佰》等等,力圖用不同的方式來深刻講述中國人的故事。這樣的強故事非典型商業片已經成為華誼兄弟的片單必備,這也是華誼兄弟一直堅持的特色。第二類是工業化體系的系列電影,比如《尋龍訣》系列、《狄仁杰》系列、《畫皮》系列,以及《陰陽師》等,致力于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的整體提升。第三類是年輕化作品,比如田羽生導演的《前任》系列等等。與此同時,華誼兄弟還投資了新圣堂、向上影業、劇角映畫等眾多有活力、有潛力的新生代影視企業,不斷為華語電影輸送新鮮血液。
電影《英倫對決》
除此之外,華誼兄弟也在積極主動地進行國際化探索。早在2000年,華誼兄弟就開始進行讓中國影視行業走向國際的嘗試,曾與美國哥倫比亞公司聯合推出《大腕》《天地英雄》《功夫》等一系列票房、口碑均表現不俗的優質影片。2015年,華誼兄弟與美國STX簽署合作協議,這是中國影視企業第一次參與到從投資、拍攝到發行的好萊塢完整工業流程體系中。雙方合作的影片中,《壞媽媽》、《英倫對決》等影片都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成績和好口碑。2016年,華誼兄弟還攜手美國頂尖導演羅素兄弟,與擁有全球創作能力的專業人才對接,開發全球性超級系列IP。未來,華誼兄弟將繼續致力于將中國優秀文化輸出海外,同時學習海外經驗,打造出更多優質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作品。
一線衛視都扛不住燒錢買劇了,城市臺怎么辦?
“預計2018年全網劇版權規模將超過傳統電視劇市場,電視劇版權市場總量預計可以達到550億元。”在2017中國影視藝術創新峰會上,華策影視集團影視研究院總監孟一斐這樣展望2018年電視劇市場。
網絡版權采購不斷突破天花板,將衛視逼至墻角,已是不爭的事實。孟一婓表示,綜合華策掌握的大數據顯示,2017年整體電視劇版權市場達到450億規模,其中電視劇版權市場為238億元,增速為20%,全網劇版權市場為220億,增速為40%。
視頻網站燒錢肆虐,強勢的一線衛視都腹背受壓,更何況勢微的城市臺。它們又如何在夾縫中求生?怎樣樹立城市臺品牌,構架行業新生態?
“傳統電視硬廣市場大概還有6億,這是我們的生命線”
新媒體強勢來襲,“優愛騰”憑借資本靠山燒錢買劇。讓長期以來,呈現五雄逐鹿的衛視平臺,沒法再過舒坦日子了。為了不跌出“一線”隊伍,集中搶奪頭部資源,成為提高競爭力的砝碼。
除了獨播外,衛視更多采用多臺聯播來“攤薄”購劇成本,記者梳理2018年待播頭部劇發現《如懿傳》《巴清傳》《一路繁花相送》等均為雙臺聯播。
通過對比一線衛視近年的收視情況發現,2017年五大衛視的收視率較2016年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有大劇在手,也不一定就能“創收”。
除此之外,在2018年衛視招商中,“老大哥”湖南衛視雖以50.69億元的廣告費創下三年來廣告收入新高,但其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的招商額卻同比下滑43.6%,從2016年的3.9億元下滑至2.2億元。
買得起大劇的一線衛視都腹背受壓,更何況數量眾多卻勢微的城市臺。
“坦率講這兩年武漢電視臺的總體形勢不是非常好,主要是從經營角度來說。近期有穩中向好的趨勢,但總體不是太順。”武漢市廣播電視臺副臺長李彤路并未掩飾面臨的困境,“體制機制不活,品牌節目不是很多,產業經營多元支撐不足,融媒體發展沒有形成規模和氣候。”
“有的臺長帶頭跑了,這是一個現實。”長沙市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賀大公坦言,城市臺要發展就走兩條路,“第一是自己這塊二畝三分地一定要扎實扎牢,根深才能葉茂。第二是一定要跳出來,不能只在自己的區域發展。”
蘇州市廣播電視臺臺長、黨委委員、副臺長王曉雄則表示:“2013年開始我們傳統業務走入下行通道,包括廣告,寒風凜冽。傳統電視硬廣市場大概還有6億(規模),這是我們的生命線,肯定是要保的。”
城市臺不再單打獨斗,“抱團”能否改變現狀?
夾縫中求生的城市臺單打獨斗已經不可能創收,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形成更強的力量。“新劇基本都在前五的省級衛視,我們跟本搶不贏,即便搶贏了,廣告也不回來。”
中廣天擇總經理助理何朝暉說,為了讓城市臺獲得更多生存機會,3年前中廣天擇聯動全國15家省臺、省會臺成立了劇盟。“2017年我們已有18家省會臺,近百家城市臺加入劇盟。”
中廣天擇近年來投資制作了不少高品質綜藝,堪稱文化“清流”的《朗讀者》便出自其手。2014年,在傳統媒體加速下滑時,中廣天擇又開拓性地探索城市臺“抱團取暖”的新路——成立劇盟。
劇盟如何運作?“我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按照城市臺類型化的播出,即5集聯播。所有的節目都是統一包裝、剪輯。”何朝暉說,通過聯合購劇、聯合播出、聯盟活動、聯盟經營的方式,能夠幫助以往收視率低迷的城市臺提高收視率、加強廣告吸引力。
統一播出,統一模式,有利于商家統一投放(廣告),這已經產生了效果。何朝暉以劇盟去年做的紅木節經營項目為例闡釋道,“劇盟啟動的紅木博覽會聯動15家劇盟臺,一年創收總額達2.4億元。”不只是傳統項目,劇盟還積極“跨界”,形成電視臺和景區的旅游合作聯動。
目前,劇盟除了聚合平臺、影視劇、商家資源外,正在積極拓展第四個資源——新媒體資源,全國首個手機電視劇選劇平臺“劇盟劇好看”已啟動上線。
寧浩韓寒客串《英雄本色2018》
導演丁晟和他的好兄弟高曉松、寧浩今天上午亮相傳媒大學1500人報告廳,暢談新片《英雄本色2018》。高曉松調侃丁晟是“上世紀遺留的鋼鐵直男癌”,所以才會翻拍《英雄本色》。丁晟爆料,好友寧浩和韓寒都將客串他這部新片。
丁晟透露:“《英雄本色2018》里面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段落,是完全按韓寒寫的,非常出彩。而且這個電影里面寧浩也有出鏡,是一個很好的彩蛋。”
發布會現場成了互相揭短、相互爆料的大會。高曉松說他跟丁晟認識是1992年,當時丁晟還在電影學院上學,他那時候是電影學院研究生落榜。后來攢了一個牙膏的廣告,高曉松是導演,丁晟兼職美術和男一號,演一個牙特白的農民。丁晟當年特別瞧不上高曉松,說:“他經常出口成章,我覺得這人太裝了,說話各種名人名言。”
寧浩談起相識淵源則說:“我上學的時候,電影學院沒有什么市場,就幾個大導演的電影,其他幾乎沒有。所以,電影學院絕大多數畢業生都在拍廣告,廣院絕大多數畢業生都在電視臺、電臺。但是,當時混得比較好的幾個人里頭,就有一個叫丁晟的,在學校里頭基本上是校園偶像……我特別努力地想進入廣告界就進不去,當時還跟他們好好聊過,對方說,你有一條路徑,先去幫丁晟做制片導演。”
聽完這些話,丁晟直說:“我不是大導演,我首先是高曉松的美工,在他眼里我就是農民。我拍了很多廣告確實干膩了,沒有未來,干廣告有一個瞬間讓我很失落,有別人拿著我的活兒去切活兒,把我的客戶給切了。我后來覺得拍廣告這種東西,各種冒名頂替,后來就進了電影圈,然后就仰視寧浩,情況就是這樣的……”
聊到丁晟當初被成龍青睞、執導《大兵小將》,高曉松調侃:“嫉妒使我臉若銀盆,原來臉沒這么大的,后來我就暈了,誰拍電影不想給成龍大哥做導演?!”丁晟則爆料自己是“自費導演”、“帶資進組”,他說因為是拍廣告出身,不缺錢,當時直接跟成龍說:“大哥我不要錢,我干事不沖錢,也不用簽合約,我給你寫完劇本你再看。”
三位老友聊興正high時,韓寒、劉燁、成龍陸續發來視頻祝福(劉燁在視頻里獻唱的歌曲有毒)。尤其是韓寒,一上來就吐槽:“今天讓我談談兄弟情……但是我的生活里跟男生接觸的不多,都是女生,所以我也沒什么說服力。那就說說高曉松和寧浩吧,高曉松老師,我是聽著他的歌長大的,也四五年沒見面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腦海里。寧浩導演,他的《瘋狂的外星人》也殺青了,希望觀眾喜歡,上次見還是《心花路放》時,都是男生嘛,也沒什么必要見面……”
不過面對一番調侃,三人對韓寒的評價卻都是“仗義”。《大武生》首映,當時高曉松因酒駕入獄,他打電話給韓寒,說“兄弟,上海的活動全靠你了”,韓寒在山東賽車,比賽一結束就風馳電掣地趕回去幫他撐場;寧浩說:“每次活動路過上海的時候,他都會以意外驚喜的方式降臨。宣傳團隊說今天有特殊嘉賓,我說不用看,肯定是韓寒。他喜歡蹭這種事。”丁晟則說,韓寒拍《英雄本色2018》不用主辦方訂機票,不帶助理,“早上起來飛到青島,拍完了以后連夜回上海,真的是好兄弟”。
發布會最后,作為被大學生追捧的人生導師,高曉松還跟寧浩、丁晟一起對網絡上熱議的90后憂慮進行答疑解惑,從“兄弟就是干”到現在的“佛性交友”、如何避免中年油膩等問題,都發表看法。
寧浩最幽默:“我一直很佛性。今天說來就來,都行,幾點來?待會你要說需要車送嗎?也都行。”
高曉松針對“油膩”則說:“一定要用佛性的態度對待油膩這事,就是我們都活到這歲數了,還能在乎油不油膩嗎?一個人還在乎自己油膩,就說明還沒到中年,還沒到四十不惑,到了四十不惑的時候天大的事都不是事,還給自己寫十條如何不油膩,整個沒活明白。老子就油膩,怎么地吧!”
金球獎
今年金球看什么:諾蘭能否封神?《權游》還要陪跑多久?
一年一度好萊塢年會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頒獎典禮即將于北京時間1月8日早上7點開幕。金球獎作為每年的開年典禮,既是奧斯卡前最重要的風向標,也是給電視與電影領域同時頒獎的重要獎項。每年典禮都云集好萊塢一線大咖,最終的獲獎作品也足以讓大家更新一遍新年片單。
金球獎豐富的獎項類別,可以讓每年的大熱電影和劇集都有所收獲。比如小李子在最終榮獲奧斯卡影帝前,就已經完成了金球影帝的帽子戲法(其中包括一次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比起會拿錯信封鬧烏龍的奧斯卡,預測金球獎的結果并不是件難事:電影類的得主們大多可以再收獲一座小金人,而電視類的贏家們則可以把當晚拿到的金球獎杯擺在他們家里的艾美獎座的一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更愿意將其稱為“好萊塢年會”——不缺話題,娛樂性十足。
電影迎來超級大年
影帝之爭白熱化,女演員老中青三代齊爆發
從去年年末進入頒獎季開始,各大頒獎禮上電影類獎項的角逐幾乎都可以用“腥風血雨”來形容。畢竟這一年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年”:斯皮爾伯格、諾蘭、“陀螺”等名導紛紛出手;“女王”海倫·米倫、“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朱迪·丹奇等老戲骨今年繼續奉上佳作,“石頭姐”艾瑪·斯通和“勞模姐”杰西卡·查斯坦作為好萊塢的中生代力量表現可圈可點,新晉小花“羅南妹”已經是頒獎禮常客,卯足了勁沖進好萊塢 A-list……
影帝方面的角逐則更具有戲劇性,演技派遺珠“狗爹”加里·奧德曼用《至暗時刻》再次創下個人演技新高峰,而迅速躥升的95后小鮮肉“甜茶”提莫西·查拉梅則被外界認為有望成為第一位95后影帝。就當老戲骨和小鮮肉拼得不可開交時,迄今為止唯一曾三獲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帶著自己的收山之作《霓裳魅影》加入戰局……到底是劉易斯大帝再度續寫傳奇?還是小鮮肉甜茶開創歷史?抑或是加里·奧德曼終于能實現零的突破?這場真·王者之戰著實令人期待。
上一篇:《演員的誕生》每集“槽點”大盤點,浙江衛視炒作節目真有一套 下一篇:網劇《我叫黃國盛》打臉現實,六集精華處處是彩蛋